blank

About WP ADMIN

This author has not yet filled in any details.
So far WP ADMIN has created 92 blog entries.

詩歌《以愛相連》背後的故事

這首詩歌之產生,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是發生在一百多年前英國的一個鄉村小教會。有一位相當優秀的年輕人,名叫法賽特(John Fawcett,1789-1867),在他十六歲那年因聽了佈道家委特斐(Whitefield)的一篇講道,而大受感動並獻身成為浸禮會的傳道人,之後在英國德律郡鄉村小教會擔任牧師,並且還為鄰童開設學校。然而,該教會之會友多屬貧窮人家,無法支付足夠的傳道人薪水,每個月只有16元不到,卻要負擔全家人所有的生活開銷,實在夠辛苦及委屈。然而看到會友們個個愛主的心,愛傳道人的心,實在不忍心有所多求或是怨言,也因此更得會友們的愛戴及欽佩。有一次,倫敦浸信會某大禮拜堂之名牧季爾博士去世,該堂會友一致贊同,聘請法賽特牧師前來繼任,為了妻兒著想且機會千載難逢,他便決定前往。就在臨走前的歡送會完後,最後與會友一一握別,這時會友們突然全部揮淚痛哭,甚至不忍讓他登車離去。在這樣熱情且感傷的氣氛下,師母轉過身來,對牧師說:"我心裏實在受不了,我不知道我們怎麼忍心離去...",牧師回答說: "我也不忍心,我們實在不應該離去",於是當場吩咐人幫忙從貨車搬下行李,決意不走,且馬上寫信婉謝倫敦教會的邀聘,同時也寫了這首感人的"以愛相連"作為紀念。 從此之後,法賽特牧師再也沒有離開這間教會的打算,甚至浸信會中學想聘他擔任校長,但依然被他拒絕。他的著作頗多,除了宗教類的解經及靈修作品外,也寫了許多聖詩集,但其中最聞名且流傳至今的,就是這首: "以愛相連" 福哉愛主聖徒,彼此以愛結連,和睦相處,同心合意,在地如同在天。 在父寶座面前,同心虔誠祈禱,同擔憂懼,同得安慰,同一盼望目標。 彼此同當憂患,彼此同肩重擔,彼此共灑同情眼淚,彼此慰問勸勉。 我們離別之時,內心難免依依,身雖遠離,心仍契合,希望再會有期。 (資料整理:葉俊明) ©1997-2021 Immanuel.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詩歌《以愛相連》背後的故事2024-02-01T16:32:59+08:00

信仰難題問答_誰是真神

問:我相信世上有一位真神,但怎樣在世上那麼多宗教中,分辨誰是真神呢? 答:您這個問題非常好!您一定是位對信仰很認真的人,願意虛心去尋找及相信一位真神。 並非所有宗教信有神 首先,我們要先知道,在世上不是所有宗教都相信有神的,例如原始的佛教其實是強調個人修行以致可以成「佛」,他們並不鼓勵膜拜任何神明。至於有些宗教或民間信仰則走另一極端,敬拜很多不同的神明,只求福祐。 但究竟哪一位才是真神呢?又如何分辨呢?   若要相信神,是不是應該尋找著一個至高至大、至善至美、至尊至榮的真神,才值得我們相信呢? 分辨真神的原則 以下有一些原則,可以讓我們分辨誰是真神。一位至高至大的神,必須是: 有大能的:是創造宇宙的神,也有能力幫助人; 有大慈愛的:祂愛世人,有關心,是親情愛情的源頭; 是聖潔無瑕的:祂是絕對的公平公正,也不會顛倒是非黑白,反而是 真理本身; 是永恆的:是超越時間空間無限的主宰; 這位神也應該是屬於全人類的主宰,世上所有人都可以認識和相信祂,並不分膚色和國界。 在世上的宗教典籍裡,有記載這樣的一位真神嗎? 三. 可信可佩服的主 聖經所講的神,完全符合以上條件。聖經所講的神,就是全地的創造主。在歷史上,記載了神所行種種大能的神蹟,在在都證明有神!最重要的,這位神親自來到世間,祂宣稱自己是神,這位就是耶穌。 各位朋友,若要相信神,是不是應該要找著一個至高至大、至善至美、至尊至榮的真神,才值得我們相信呢?我們深信您若繼續深入認識了解聖經記載真實的神,您一定會發現耶穌是最可信可佩服的主。 選自:香港基督徒短期宣教中心暨佈道資源供應中心出版《別問別答》p.14

信仰難題問答_誰是真神2024-02-01T16:35:45+08:00

主,祢是耶和華沙龍一一神賜平安

主,我們感謝祢把真平安賜給我們, 因為祢說:“你們為什麼愁煩?為什麼心裡起疑念呢?” “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 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 (路24:38,約14:27) 是的主,我們有祢這位平安的君,平安的王做我們的盤石、山寨、 避難所,我們還懼怕誰呢?當我們心裡愁煩、膽怯、痛苦、憂傷、 心裏失去平安時,只要我們來到祢大能者的面前,心裏就得平安 這種平安是在生活安逸和順利中感受不到的,也是世人難以理解 的,為此我要感謝祢。 禱告奉主耶穌聖名求,阿們。

主,祢是耶和華沙龍一一神賜平安2024-02-01T16:39:44+08:00

聖經書卷簡介 – 約書亞記

約書亞記是十二本歷史書中的第一本,介於摩西五經與其他的歷史書之間,史實著重於申命記結束,全國百姓脫離流浪生涯進入應許之地的那一段時間。本書的前半段(一至十二章)記述的是約書亞經過七年的戰役後,乘勝追擊,驅除了異教風氣的影響,執行了上帝的命令。第二部份就更加撥雲見日了……,上帝在四十年前的應許終於實現,以色列人終於有了自己的家園!   重點 分裂與征服 分裂與安定 分 段 預 備 重 大 的 戰 役 南 北 的 擴 展 五 支 派

聖經書卷簡介 – 約書亞記2024-02-01T16:37:45+08:00

聖徒故事 – 第一位華人牧師:梁發

1789年,在廣東省古勞村的一個農民家庭中,一位嬰孩呱呱墜地,被取名梁恭,小名「阿發」,後改名梁發。1810年,二十歲出頭的梁發前往位於廣州的十三洋行學習印刷技術,並在當時結識來華宣教的英國宣教士馬禮遜(Rober Morrison,1782-1834)和米憐(Willian Milne, 1785-1822) 。 1815年,梁發隨著米憐前往馬來西亞、參與在宣教的工作中並協助宣教士出版中文刊物;隔年、米憐宣教士在當地為信主的梁發施行水禮,正式加入教會、因梁發幼年經過私塾的教育,並長年投入在文字工作和印刷工作之中、進而令他的中文能力有著相當的功底,不僅幫助宣教士出版中文材料,自已也寫了不少宣傳基督信仰的書籍和小冊子。 1822年,米憐宣教士病逝,梁發回到廣東協助馬禮遜的宣教工作,並在隔年受委任,成為基督新教在中國的第一位華人牧師。 梁發有甚多著作問世,但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他在1832年發行的九冊《勸世良言》;他擷取聖經中的經文,配合教義的解釋和宣講材料,用較淺顯、較口語化的文字來撰寫、編輯成此書。清末著名的太平天國事件中,號稱「天王」的洪秀全就是在早年接觸到《勸世良言》,進而接觸基督信仰、後來成立「拜上帝會」,開啟了太平天國的歷史篇章。 梁發於1855年病逝於廣州,一生忠心地投入宣教工作,並曾創辦最早的華人教會學校,在信仰、文化、教育和宣教的層面上有著不朽的貢獻,成為華人教會歷史上的一頁傳奇。

聖徒故事 – 第一位華人牧師:梁發2024-02-01T16:34:35+08:00

聖經書卷介紹_何西阿書

一場婚變竟成為國家步上災禍的前兆。這是一個「一廂情願」的愛情故事──主角是先之何西阿與他不貞的妻子歌蔑,以及上帝與祂不忠的子民以色列。就像歌蔑充當妓女一樣,以色列屢次狂傲地拒絕她的上帝,但那無條件的愛卻是這樣:正如何西阿贖回為奴的妻子,上帝也要救贖、醫治祂的百姓──但必須在施行審判使以色列得到潔淨之後!   重點 何西阿與歌蔑 以色列與上帝 分 段 預 言 的 結 合 不 義 的 結 合 悖 逆 的 結 合

聖經書卷介紹_何西阿書2024-02-01T16:33:29+08:00

封底文章_古今聖詩漫談 – 三一頌

讚美真神萬福之根,地上生靈當讚主恩, 天上萬軍頌讚主名,讚美聖父,聖子,聖靈。 阿們。   三百多年來,千萬信徒在每週祟拜時唱這首詩。 它祇有短短四句的詩,節錄自詩篇一百四十八篇和馬太福音廿八章十九節。 詩的含意深邃,莊嚴,將三位一體表達無遺。   本詩作者甘多馬(Thomas Ken, 1637-1711)生於英國,自幼就是孤兒,由他長姐和姐夫撫養長大。 他姐夫是當代名人,他的道德學識才智,深深地薰陶多馬,養成他剛毅耿直的個性。   多馬畢業自牛津大學,1662年被按牧。 他的牧會生涯可說多姿多彩,他常指責社會的腐敗和不公。 1679年他奉派赴荷蘭海牙,出任宮廷牧師,翌年因他直言當朝的糜爛生活而被遣返國。   甘多馬返英後,英皇查利二世封他為皇家牧師,可是他還是一本初衷,時常譴責皇家失德之處。 查利二世雖常被他的諫言指責,卻賞識和尊敬他的膽識。 每當崇拜時刻,他總是說:「我要去聽多馬數說我的過錯。」 在甘多馬出任威爾斯主教後十二天,查利二世去世,詹姆士繼位。 甘多馬因拒絕宣讀皇家特赦文告,和其他六位聖公會主教被囚於倫敦塔,最後被迫辭職。

封底文章_古今聖詩漫談 – 三一頌2023-12-29T12:21:05+08:00

聖徒故事_約翰·斯托得

2011年的7月, 有著「牧者中的學者」之稱的約翰·斯托得牧師(Rev. John Stott,1921-2011) ,結束了他在世界上的事奉,回到天家與主同在。他對當代基督信仰群體的影響之巨大,或許只有美國的葛培理牧師 (Rev. Billy Graham),1918-2018)可與之相比;事實上,他們二位不僅是好友,更曾攜手合作,在宣教歷史上寫下厚重的一頁。 斯托得牧師1921年出生於英國倫敦,父親是一位醫師,母親則是一位在信義宗信仰影響下成長的婦人。1938年,斯托得仍在學校時,受到他屬靈導師奈許(Rev. E. J. H. Nash,1898-1982)的影響而明白神在他生命中的指引和心意,靈命逐漸成長。後來,斯托得於劍橋大學完成學業和牧職訓練,成為英國聖公會的神職人員。自1945年按立之後,他就一直服事於英國倫敦的諸靈堂(All Souls Church),即使退休,都仍以榮譽職事服事該教會。 斯托得牧師忠心的服事,令他被譽為二十世紀英國教會最具影響力的神職人員。不僅如此,他於1972年與葛培理牧師等人聯合籌辦第一屆洛桑世界福音宣教大會(Lausanne Congress),並於該大會領銜發表「洛桑公約」(Lausanne Covenant),成為近代福音派教會最具影響力的信仰宣言。 斯托得牧師其中許多著作被翻譯成不同的語言在世界各地發行,以文字、演講和講座的方式服事眾教會,成為許多信徒的信仰導師。他也設立獎學金,讓許多蒙召的優秀傳道人有機會得到更深入的進修,將福音真理帶到世界各地。他有多本的著作被翻譯為中文,影響了普世的華人教會,例如:《真理的尋索》(美國證主)、《傳道人的楷模》(天道)、《心意更新的教會》(校園)…等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7/72/John_stott.jpg **摘錄自豐盛人生2021年1月號**

聖徒故事_約翰·斯托得2023-12-29T12:34:25+08:00

文章分享_靠主加力

「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立比書四13   有一天我們會發現,我們是軟弱的,沒有能力的。「就是少年人也要疲乏困倦,強壯的也必全然跌倒。」(以賽亞書四十30)人的力量不但有限也很不可靠。到使用的時候就表現出來,時間一久就更無法維持了,在屬靈的事上更是如此。到了一個時候,人力量一點都使不出,用不上,幾乎是軟弱如水,無法站住,更不能作甚麼了。這種情況很可怕,尤其是在戰場上,若疲乏軟弱了就非常危險(撒母耳記下二十一15-16)。 犯罪、灰心、膽怯、任意奔跑都是失去力量的原因(士師記十六19;列王記上十九4)。但另一方面,我們當走的路甚遠而且艱難,若不靠神賜的力量是不能完成的。彼得曾倚靠自己的力量失敗了,保羅深知自己的軟弱,所以倚靠主加給他力量(哥林多後書十二9)。特別是我們心靈的軟弱,更需要主借著祂的靈來剛強(以弗所書三16)。 當我們感到軟弱無力的時候,就要到神的面前來祈求、等候,好重新得力(以賽亞書四十31)。當我們感到自己還有力量的時候,這乃是主的能力維持我們,絕不能自恃而離開主,而是要時時倚靠祂的大能大力作剛強的人,得以在各樣的事上力上加力(詩篇八十四7),我們可以靠祂加給我們力量,去作一切的事。 選自:https://cclappsspiritual.wordpress.com/2013/05/05/strength/靈修閱讀

文章分享_靠主加力2023-12-29T12:30:03+08:00

先賢故事_畢德生

1932年出生於美國華盛頓州的尤金.畢德生(Eugene H. Peterson,1932-2018),大概從未想過自己會成為影響當代教會至深的一位靈修大師,也不知道未來自己會翻譯出廣受歡迎的《信息本》聖經,在很多人的生命中留下深刻的影響。 畢德生長期服事著他於1962年在美國馬里蘭州創立的「基督我王長老教會」(Christ Our King Presbyterian Church),直至1991年退休,共牧養該教會達二十九年之久。自1992年始,畢德生前往加拿大溫哥華的維真學院(Regent College)擔任靈修神學的教授,直到1998年結束任期。他著作等身,學術基礎扎實,並且透過廣泛地閱讀,尋求著靈命的成長和深刻的反思,被譽為當代的靈修學大師,與另一著名牧者傳士德(Richard J. Foster,著有《靈命操練禮讚》)並列北美最具影響力的靈修作家。 畢德生身為牧者,在牧養的現場有著許多的故事和反思, 他的著作中最特別的部分,正是他結合了學術論述的理論和實際牧養的經驗,透過文字引領讀者追求靈命的成長。畢德生也喜歡引用聖經中眾先知的話語,幫助當代的基督徒可以應用在日常的行仰生命中。在他的事奉哲學中,禱告、讀經和屬靈指引是基督徒靈命成長必須要重視的金三角。 畢德生被稱為「牧師中的牧師」,因為他許多的著作幫助、安慰了許多全職的傳道者,如同得著了一位資深牧者的鼓勵和加油打氣般,知道自己的委屈和難處有人也會懂、也曾經歷過。 2018年,畢德生因病過世,享年八十五歲。哲人已矣,卻留下了一個典範,令世人從他的身上獲得屬靈的益處。     摘錄自「豐盛人生每日靈修月刊7月號」

先賢故事_畢德生2023-12-29T12:41:46+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