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應該對「愛鄰如己」這組詞語並不陌生,但作為彩坪一員的你,又曾經參與過教會多少愛鄰如己的服事呢?提起「鄰舍」你又會想誰是我們(教會)的鄰舍?筆者想起兩個群體,清潔工友和教會附近的街坊。首先想起的是由2018年開始接觸清潔工友,起初先開始教會給他們休息,及後有一個月一次邀請他們到教會午餐,由疫情開始轉為派飯卷,及至今年九月我們與清潔工友一起郊遊,這是遁序漸進的建立關係。第二個群體想起牛池灣的街坊,不祇有威豪、怡發、怡富及消防宿舍為我們的鄰舍,更有比較基層的牛池灣東村和西村的居民,早在2018年已有一班弟兄姊妹組成社區導賞探望街坊,更在疫情的初期自發派發防疫物資,適逢今年教會30週年舉辦「食物先導支援計劃」盼望可以透過探訪及關懷,以日常生活必須品——食物作為教會對鄰舍的一份關心。這計劃已於10月24日舉行第一次的探訪,開始建立一個長時間的關懷。

 

「弟兄們,你們蒙召是要得自由;只是不可把這自由當作放縱情慾的機會,總要用愛心互相服侍。因為全部律法都包括在「愛鄰如己」這一句話之內了。」 (加拉太書5:13-14)

 

保羅在這段經文清楚提醒我們蒙召是要得自由,相信是保羅神學的核心:自由肯定是保羅的重要關懷。保羅在羅馬書與加拉太書都有論及基督的救恩如何使我們得以在罪中得釋放,但這不是他關於自由的全部教導,因為基督不單把我們從罪中釋放,更給予我們新的生命。保羅清楚意識到,我們若是沒有實踐那活出使命的自由,就有很大機會變成放縱情慾。甚麼是放縱情慾?就是被世界的價值所操控奴役。所以,保羅再三提醒我們,總要用愛心互相服事。他特別在14節補充說:全部律法都包括在「愛鄰如己」這一句話之內,換言之,只有活在服事的使命中,我們才不致再次被奴役。1

 

活出愛鄰如己的服事是防備跌回社會價值奴役的方法,當你開始活出愛鄰如己的服事時,你必會經歷與別不同的滿足感,而這滿足感正是來自神創造我們的價值,因此是長久而真實的。筆者想強調的,「愛鄰如己」不是多點愛心、多點幫助別人,而是在我們生活中,盡力尋找我們生命的鄰舍,就是可以用我們生命來祝福的對象。找到鄰舍,就是找到生命的價值,活出愛鄰如己的服事,就是活出你自身的價值。

既然神安放我們在彩坪,而彩坪座落於牛池灣這個社區,鄰舍就在我們旁邊,願主幫助彩坪眾弟兄姊妹活出愛鄰如已的服事。

 

[1]葉漢浩著:《基督徒時代召命的10種堅持》(香港:印象文字,2019),頁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