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預苦期
由「聖灰星期三」(Ash Wednesday)開始,一連四十日的預苦期(Lent)是教會年曆的重要節期。不難想象,這四十日不但是與耶穌基督的苦難有關,也與聖經常用與四十有關的旅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以色列民在曠野四十年的旅程,與耶穌在曠野四十日在曠野禁食退修之旅,所以傳統上,教會也鼓勵信徒在預苦期間操練簡約(甚至禁食)的生活。耶穌在十架上捨棄一切去成就救恩,以致信徒當學習福音的捨棄精神,在簡約生活的同時,也學習為了別人的需要去捨棄。
從屬靈操練來看,簡約與捨棄就是操練自己的身心。在禁食中,人的生理需要(飢餓的感覺),也要在聖靈面前順服。如此一來,當生理需要也能被約束起來,以致人的心思意念也能學到順服聖靈的管理。
在預苦期中,雖然我們是記念著一件過去的事——基督的受苦。但我們的記念絕非停留在歷史時空;相反,我們是朝向基督再要,終極掌權的福音憧憬,而是去作記念。因此,在記念時,我們要反思自己的生活,是否言行一至地相信那曾掛在十架上的,就是上帝之子——耶穌基督?反思,到底我們是否相信祂的國度,以及祂應許將要完全實現的基督國度?面對一個與基督將要帶來的國度完全不一樣的現實生活,到底我們願意為所憧憬著的福音應許,作多少現實的捨棄呢?我們願意為見證基督國度的真實,而在生活上作出何等的調整呢?
願彩坪家能在預苦期透過簡約與捨棄的生活方式,好好記念耶穌基督進入苦難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