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過後,我便會告別我所親愛彩坪的弟兄姊妹,轉到另外一個工場來回應上主在我身上的召命。在這臨別的教牧分享文章中,讓我分享兩首能改變生命的詩歌:
【神未曾應許 God Hath Not Promised】詩集:青年聖歌III,153首 神未曾應許天色常藍 人生的路途花香常漫, 神未曾應許常晴無雨 常樂無痛苦常安無虞。
神未曾應許我們不遇 苦難和試探懊惱憂慮, 神未曾應許我們不負 許多的重擔許多事務。
神未曾應許前途順利 平坦的大路任意驅馳, 沒有大山阻青雲直上 沒有深水隔一路通暢。
副歌:神卻曾應許生活有力,行路有亮光,作工得息, 試煉得恩助,危難有賴,無限的體諒,不朽的愛。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fh5pCQkbyg
這首詩歌的作者安妮(Annie Johnson Flint, 1866-1932)的人生,在世人眼中看來是充滿苦難的。安妮三歲的時候就沒有了母親,不久父親也相繼過世。她和妹妹被一個基督徒家庭收養。安妮非常有天份,九歲就能寫詩,她非常的喜歡大自然,這常常在她的詩詞裡反映出來。在高中畢業,安妮得了「類風濕性關節炎」,當時的病情令她行動困難,但她仍然希望能繼續在小學教書的工作。只是後來病情越來越嚴重,最後完全不能行動,只好放棄工作。她的病終身都得不到醫治,她有近三十七年是躺在病床上度過的,她活在關節痛中,骨節腫脹,關節變形到甚至無法握筆,只能用手指艱辛地在打字機上「敲打」出字來,但她卻不停的寫作。有一次,教會中一位女執事寫信給安妮,訴說她心裡很沮喪、很憂鬱又很痛苦,安妮就寫下了這首被稱為最甜美之詩送給執事,《神未曾應許》。
《Lord don’t move that mountain 》 Lord don’t move that mountain Give me the strength to climb it Please don’t move that stumbling block But lead me Lord around it The way may not be easy seems hard to bear But i wont give up ,No no Because you promised me You’d meet me at the altar of prayer | 【神啊,別移開那高山】 神啊,別移開那高山, 請給我力量來攀登! 也別移開那絆腳石, 但請給我指路的明燈! 征途或許險惡, 是也難以擔承, 但我絕不放棄 絕不放棄 因為袮曾承諾我, 袮會在禱告的壇上跟我碰面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eDDp04N93A
第二首詩歌的作者伊內茲(Inez McConico, 1929-2012)的母親在她兩歲時去世,父親是煤礦工人,在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期間經常失業。伊內茲從小就在教堂裡唱歌。她的生活艱苦,每天工作十小時,一周工資18美元,同時照顧家庭的「洗、熨、煮,跟孩子們在一起」;青年時期的她,在忙碌生活中禱告、思考生命何價的時候,她拿起「一支鉛筆和一個牛皮紙袋」,便開始了她的詩歌創作生涯。伊內茲在譜出福音詩歌(gospel music)生涯中撫養了七個孩子。我們可以從她的詩歌中感受到她倚靠上帝的信心,並且祈求祂恩賜承受一切的力量,直到上帝自己的旨意成就為止。
~ 祈願彩坪的弟兄姊妹在這實踐盼望的日子裡,以上主聖經話語的道來彼此牧養教導,能與歷代和現世眾信徒一起領受進到上主召命中的恩典,並從行為實踐中讓信仰的空間重置。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門。~